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

企業第二版—Enterprise 2.0

原載於數位時代第一五四期

五月廿一在紐約有場別開生面的研討會:企業第二版搖頭派對。名稱聳動,因為它就是要讓你注意:Web 2.0絕對不只是屬於消費世界,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企業的影響。

不止這樁,六月十八在波士頓又有個一樣主題的研討會,主講者(keynote speakers)包括思科(Cisco)負責新科技市場的資深副總裁、《維基經濟》(Wikinomics)的作者泰普史考特(Don Tapscott)、IBM蓮花公司的總經理、還有哈佛大學教授麥可菲(Andrew McAfee)。

麥可菲一年前於《史隆管理評論》發表了一篇文章,〈企業第二版:協同合作的新曙光〉。該文可以說在Web 2.0方興未艾之際,立刻燃起了另外一個讓人無法忽略的主題:到底企業該如何運用Web 2.0的科技與觀念,提出新的管理方式?麥可菲給了我們部分答案。

Web 2.0 的核心是巨群協作(mass collaboration),而一旦合作的對象打破一切地域、階級、教育的界限,就是一套最好的、直接的、樣本完全隨機的知識、顧客與員工管理。也因此,商業嗅覺靈敏的先驅者,如思科、IBM、哈佛大學、MIT等,就開始思索,如何將 Web 2.0 運用於企業界。麥可菲在 Web 2.0 初現端倪之際,就提出如此前瞻性的看法,也難怪因此而聲名大噪。

麥可菲指出,企業現有留存知識的管道或平台,無論是電子郵件、Intranet、還是入口網站,都不是知識管理的最佳工具。例如電子郵件,不是交換信件的雙方就無法得知內容,自然也就無法將內容留存在公司內部。而Intranet等平台是來去不留痕跡,而且只有極小的比例是經過它們留存的。但Web 2.0科技卻有了解決此一問題的方法。

首先,Web 2.0 的書寫工具如 wiki,讓留存知識普遍化。並且讓它再也不是員工額外的工作。不僅如此,其改版功能促進意見交流,並且記錄內容的演變。

其次,標籤(tag)改變了我們對知識管理的原則。我們過去對知識的分類採用的是分類法(taxonomy)。例如 Yahoo! ,它先設定一些類別,然後將需要分類的網站置放在各個類別之中。然而,一個網站可能屬於數個類別,而且分類法往往和我們平日對知識結構與關係的認知有所差距,使得分起類來扞格不入。而以標籤分類的方式是由下而上的,因此比較能夠反映我們真實的知識認知。

而標籤重要的意義還不止於此。因為它由下而上的特質,正好構成知識工作者一層無形的網路關係。他可以藉由一個或數個標籤,找到對類似主題有興趣的其他人士,並且同時知道他們曾經參訪過那些網站或平台。如此也將知識工作者的日常作業與存取的知識內涵透明化。

知識管理是個動態的過程。公司是不可能時時監視、完全掌握知識的累積和變更的。因此,如果能夠讓公司主動知道知識內容的改變,將大為提高知識管理的效率。當前的RSS就提供這樣的功能。

當這些 Web 2.0 工具觸發知識管理的革新、使得知識內容更為豐富的同時,知識的搜尋並不因此而混亂,反而更為有效。這就是Google帶給資訊界最大的貢獻。換句話說,基於當代搜尋工具的特質,公司應當更鼓勵員工分享與累積知識。

麥可菲的文章不僅讓我們認識到Web 2.0在商業上的應用,並且也讓企業界和學術界進一步地思索,除了知識管理之外,Web 2.0 對企業界還會有什麼影響,企業又應該如何因應﹖事實上,Web 2.0 的科技千變萬化,發展出的合作形態、以及形成的經濟規律也是錯綜複雜,因此企業是不可能不受其影響的。也因此,如果我們依舊存在著對 Web 2.0 世俗化的誤解,以為 Web 2.0 只是種社會交流的工具,充其量不過讓同好整合罷了,那在下一波的產業革命,只有坐以待斃。

企業因應 Web 2.0 最重要的關鍵,如上所說,就是了解它所發揮的集體協作的功能。因此,駕馭集體、創作智慧(Harness Collective Intelligence),是因應的首要。杜甫形容春雨,說「好雨知時節」。如此智慧之雨,自然是「潤物細無聲」﹔但它的影響卻是讓繁花綻放,滿城春色(花重錦官城)。所謂「駕馭集體、創作智慧」,應作如是觀。具體地說,就是創造一個參與架構,使得智慧的累積能夠無論在企業內外,自然進行。

此外,企業應該了解資料的重要性將更甚從前。由於Web 2.0 讓知識管理更為活絡,公司能夠累積的資料將有可能成指數成長。這一方面使得公司有機會讓具有知識價值的資料成為資產,同時也更能從資料中盡其精微,而極致高明之新義。

而Web 2.0的協作不僅在於內容,也在於軟體開發。如此一來,公司對科技工具的仰賴度勢必下降,這更顯得資料重要性的提昇。歐來利(Tim O’Reilly)給了此現象一個饒有妙趣的形容:Data Is the Next "Intel Inside"。

Web 2.0 的協作範圍不限於公司內部。當公司的萬仞之牆於無形中倒塌,企業要認識如何善加利用網路的特性,使得企業的無形疆域達於無窮,而不是保守抗拒。基本上,網路的特性有二:遍在性、長尾。遍在性指的是網路可以讓任何個體的影響及於無窮,讓企業的市場全球化。而長尾則指在遍在性之下,冷門商品提供過去沒有的消費者效用、創造甚至比熱門商品更多的利潤、使得乏人理睬的企業問題得到解決。不僅 Web 2.0 集體協作的特性、它的工具如 Mashup,讓網路裡的長尾現象不僅局限於交易,而躍居為企業經營之鑰。

正因為什麼都可以協作,軟體發展也不例外。一旦如此,許多軟體工程師、甚至普通人,就會根據需求,發展為特殊目的而設計的軟體。軟體因此不再是產品,而是服務。有人用一個新的名詞形容此一趨勢:SaaS:Software As a Service。這使得IT界企首盼望的SOA有了基本元素,進而使得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不再只是神話。

我們甚至可以想像,因為一般人可以簡便地組裝所需要的軟體,自然就會有市場販售軟體「零件」,未來軟體發展就像到特力屋(或Home Depot)一樣,採購零件,再予以組裝。這對IT部門、公司,都會形成不小的衝擊﹔因為當前企業面臨的問題之一,就是朝令夕改,上有政策,但下卻無IT的對策;IT適應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制度的改變。

這些所說的都不是神話,而是在IT領域的最新發展。這發展不見得顯現驚天動地的視覺或聽覺震撼,但對企業的影響卻極為深遠,這反而更襯脫出Web 2.0的重要性。

我們可以期待,Web 2.0、甚至 Enterprise 2.0 只是個開端。在未來幾年,不,幾個月的時間裡,管理第二版(Management 2.0)、電子商務第二版(e-Business 2.0)、顧客關係管理第二版(CRM 2.0)、甚至政府第二版(Government 2.0)、人種第二版(Human 2.0)都將出爐。只是這些宣傳標題是否有實質內涵,就只有自行判斷了。

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

Enterprise 2.0

我在本期(154)《數位時代》有篇談論企業第二版的文章﹐主編將標題更改﹐配合當前 WEB2.0 的流行話題。然而﹐這卻失去了那篇文章最重要的觀點﹕第一﹐WEB2.0真正意義在於它對一般企業的影響﹐而不限於網路公司﹐並且它的影響已經開始發酵﹐企業必須思考如何因應。第二﹐Enterprise 2.0 和 Web 2.0 一樣﹐是個不可忽視的主題。從商業的角度來看﹐Enterprise 2.0 更有意義。台灣企業面對資訊管理的最大挑戰﹐也正是如何從商業面﹑而不僅是技術面﹐思索資訊的影響。並且如何前瞻性地﹑具有國際觀地看待 IT﹐而不是總拿台灣的實例來看自己的企業該怎麼走﹐因為這種局限性的實務認知﹐固然可以面對地域性的發展﹐但絕對不可能讓企業走向國際。不走向國際﹐最後只有讓台灣企業與人民自相食而已。

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

維基經濟發揮網路的最大效能

原載於《數位時代》第一五三期

以經濟為主體的二十一世紀正迎接著Web 2.0的來臨,似乎已經是個正在發酵的社會風潮、甚至即將成為未來經濟的磐石。然而到底什麼是Web 2.0?Web 1.0發展之初,我們看到看到網路瀏覽器傳送遠端的圖像到我們的電腦螢幕,然而Web 2.0卻沒有如此地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。那麼它是否只是永不兌現的花言巧語?我們就來分析,為什麼Web 2.0有可能成為另一波資訊革命、為什麼ZDNET大膽預測,微軟不是Google的對手。

我們先從維基百科入手,了解為什麼它和Web 1.0的網站不一樣。維基百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巨群協作(Mass Collaboration),也就是說,維基百科提供一個歸類為「共筆」(wiki)的編輯平台,任何人在此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和修改百科全書裡的條文。然而,合作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,那麼它為什麼在Web 2.0時代裡顯現不同呢?

從科技面來說,維基百科奠定在維基平台,而此種平台有著許多Web 1.0沒有的特徵。這些特徵最重要的就是以網路瀏覽器為介面的網頁編輯。在維基之前,我們編輯網頁用的是FrontPage或是Dreamweaver等類似的軟體。這些軟體的功能或許讓人驚羨,但它們不能讓作者登入遠方的Server、直接對儲存在Server的文章進行修正,當然就更沒有可以比較相同條文前後版本的功能。如果不是合作,這些功能是沒有必要的。然而,這些卻是維基的關鍵。

即使這樣的平台在技術上並不是個躍進,但在觀念上卻和前代南轅北轍。首先,共筆強調合作,而以往軟體發展重視的是保護。難道共筆就沒有安全防護,可以讓惡客瞎搞嗎?倒也未必,共筆畢竟提供了最基本的防護,也就是說,即使一些共筆編輯工具盡可能讓作者可以自由編修,但它們還是會要求作者登入,然後運用cookie偵測其位置。

但共筆最重要的防護措施是建立在「網路外部性」(Network Externality)之上。也就是說,倘若惡客動了手腳,散布在全球的其他網友可以修正。沒錯,共筆的開放系統讓惡客有機可乘,但也讓善意的網友可以輕易修復。善意者畢竟和惡客比例懸殊,只要時間夠長、參與者數量無限擴張,這種自我修復的機制就能充分發揮。

如此的防護系統,作用於無形,有人稱為「軟性安全」(Soft Security)。這個概念其實充分發揮了傳統中國哲學。《老子》是如此形容水的:「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」而水發揮作用的根本元素就是時間和大量,而機制就是自我調控。

也有人以為,即使維基百科容許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自由參與,但真正有閒情逸致全身參與的人恐怕不多。維基百科無法解決這個限制,但它目前也不需解決,因為幾百萬條綱目已經證實這不是問題。

然而,以英文為基礎的維基百科如果跨足中文界,「參與」是否會因為中西文化的差異而依然是個問題呢?如果我們比較它的中英文綱目數量,我們必須承認它是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之一,是將參與嵌入個人一般的生活當中。例如,我們在編修自己的音樂收藏的同時,也將音樂的資訊貢獻給了網路社會。

幾年前沸沸揚揚的Napster而今起死回生,靠的就是這一套新的商業模型。我們今天如果還是將Napster視為版權的侵犯者,那就失去了了解Web 2.0的焦點,因為Napster代表了新一代的網路價值觀。新一代不僅將自利行為和利他效果結合,發揮亞當斯密傳統的經濟學精神;更在網路社群裡形成新的道德網、達到自律,以社群的方式建構軟性安全的機制。

維基百科和Napster的管理員甚至連協調者(Coordinator)的角色都談不上,倒不如說是召集人(Syndicator)。他們的任務是非常消極地提供一個全球可以協作的平台。例如Napster提供一個下載區,方便讓使用者編輯自己的音樂時,也更新網上的資料。然而,卻是這消極的管理態度,成就了網路的最大效能。

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是巨群協作和網路外部性的的綜合效果。在Web 1.0時代,網路依然是電腦桌面的延伸,但在Web 2.0時代,因為巨群協作,整個網路成為平台, 甚至在未來,大多數的資訊和公事都可以在網路上完成。這種區別是十分關鍵的,因為這意味著資訊時代將從此以PC操作系統為平台,進化到PC就只是全球網路平台的介面,而且只是介面之一。在PC時代裡,掌握操作系統的微軟,橫掃所有致命軟體工具(Killer Apps),獨霸天下。但當平台轉變,鹿死誰手,尚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