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

麥肯錫季刊對 Web 2.0 企業運用的調查

三月分的《麥肯錫季刊》(The McKinsey Quarterly)發表了它們對Web 2.0在企業界應用的調查。受訪的企業家普遍認為,Web 2.0是重要的策略工具,並且將會增加對它的投資。

此外,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已經有了對Web 2.0的投資。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會在未來的一年之內增加其投資。在過去五年內,Web 2.0的先驅投資者滿意程度普遍比落後者要高。百分之四十以上認為,過去五年應該對Web 2.0投資多些。而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受訪者是將Web 2.0工具用做與顧客的溝通。

本期的《數位時代》(一五四期)有該篇報導的翻譯。

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

概念市集讓創新徹底實現商業價值(下)

原載於《數位時代》第一五二期

古希臘人稱市集為亞格拉(Agora) ﹐原意是市民交換商品﹑意見﹑消息的場所。在那兒﹐有買方﹑有賣方﹑也有看熱鬧的﹐交易種類千變萬化。概念市集在維基經濟裡也已經開始運作﹐不過比較限於生化科技﹐著名的網站除了InnoCentive﹑NineSigma之外﹐還包括yet2.com。


歸納起來﹐這些網站有以下幾個功能。第一﹐它們開放了一個平臺﹐使得需要創意的公司可以搜尋創意﹐將它開發成產品。這些公司可能本身擁有具備競爭力的商業模型(Business Model)﹐有能力讓創意開發成商品。或者是公司的研發部門遇上瓶頸﹐希望有創意的人才能夠幫忙解決。

第二﹐它們另外一個平臺則是讓創意者可以公佈其構想﹐讓有興趣的公司開發成為商品。公司也可以根據需要﹐組成一個策略聯盟﹐共同開發創意的商業價值。此外﹐創意者也可能經由Web 2.0的功能﹐根據創意的特性組成一個為發展此一創意而設計的臨時性網路團隊﹐將創意商業化。

第三﹐各個創意者也可以將一些相關的創意串連﹐形成較為複雜﹑也比較能夠商業化的新創意。經過整體包裝和多方參與的創意﹐也比較有機會找到合適的開發者。

第四﹐概念市集提供參與者部落格的空間﹐因此可以交換經驗與意見。部落格除了討論成功的案例﹑最新的科技和概念發展﹑維基經濟的演變之外﹐也進行各個創意的初步審查﹐讓創意提供者有機會在正式尋求大公司青睞之前﹐可以通過世界的檢驗﹐讓個人創意更趨於成熟。

第五﹐這些網站有些已經開始和大學和研究中心合作﹐將它們發展出來的創意擺上市集。這對開發中國家的大學﹑包括台灣的大學最為有利﹐因為這些國家往往缺乏成熟的資本主義體系﹐不光是創意﹐甚至一般貨物都缺乏市場管道﹐因此一個全球性的概念市集可以讓它們的研究得以有效地推廣﹐獲得維基經濟所提供的助益。

根據以上幾個現有網站所提供的功能﹐我們可以歸納出概念市集的意涵。它和古希臘的亞格拉一樣﹐是個多方交易的平台。但這有別於Web 1.0 ﹐因為Web 1.0裡的交易是一對一或一對多﹐而在市集裡是多對多。這不僅是數量上的差別﹐更重要的是﹐多對多的文化形成廣泛深入的交流﹐讓不同創意和開發達到不同的整合。

和希臘亞格拉不同的是﹐客戶可以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﹐而且積極參與﹑更突顯創意的個性化。這對擅於開發創意﹑但卻沒有商業化創意經驗的經濟體最是福音。

概念市集不僅突破顧客的地理藩籬﹐也讓全球人才隨時為創意公司待命。因此在概念市集裡﹐開發創意的能力固然需要﹐但如何掌握核心價值﹑創造關聯(Context)﹑發揮催化作用﹐使得公司之外的全球人才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協作﹑創造商業價值﹐更為重要。這需要的是縝密的商業才華﹑國際視野﹑與跨文化的溝通能力﹐但卻都是台灣欠缺的。

有人形容台灣當前迫切需要的是T型人才組織﹐以區別傳統比較狹隘﹑上行下效的I型組織。T型人才組織就是一群綜效創造者(Synergizer)具備著通達的識見﹐開創新局﹐正因為這樣的特性﹐T型人才組織比較具備彈性﹑適應變局。T型裡的Synergizer正是概念市集裡的核心人才。

新時代的亞格拉除了最終商品的買賣﹐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服務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創意成為智慧財產﹐並進一步進行移轉、組合、整合、擴張﹐以大幅提高創意價值。

亞格拉創造了許多以創意為中心的生態系統(ecosystem)﹐在此﹐原始創意與關聯提供者(Context Provider)架構了維基商業組織﹐創造了一個動態的環境﹐使得創意可以在互動和演化的自然機制裡不斷地提昇價值。(如Figure 1)提供者不需要龐大的組織﹑甚至不需要太多研發或資訊﹐它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創造和確保此一自然機制﹐使得全球參與有效地為創意提昇價值﹐而成功的機制也自然成為此類關聯提供者的核心競爭力。一旦掌握了這個核心競爭力﹑並且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﹐就可以根據創意的特性﹐重新組織不同的生態系統﹐使得創意管理達到最適化。

亞格拉也讓公司的價值主張(Value Proposition)遠遠地超越了公司的邊界﹐因為創造價值的不僅是公司的職員。公司也不需要像過去一樣龐大﹐因為再怎麼大﹐也沒有世界大。從傳統的公司到供應鏈﹑到合作夥伴共同組織成的網路關係﹑再到以全球為網路關係的概念市集﹐我們看到價值的擴張伴隨著公司所需組織的縮減(如 Figure 2)。而從整體社會的角度來看﹐概念市集讓商業組織從垂直整合演變成以競合為特徵的網路形態。大公司固然還可居於領導地位﹐但小公司的影響力卻大為增加。

上兩段提到的核心競爭力﹑應變能力﹐以及價值網路﹐歸納其來﹐就是以極簡主義的經營模式﹑創造極大的價值﹐而背後的原則就是開放式的創新(Open Innovation)。簡單說﹐開放式創新就是將研發外放﹐顛覆了我們舊有的垂直整合的理念。這個概念在Web 2.0之前就有了﹐但是Web 2.0讓巨群協作成為企業經營的新典範﹐開放式創新的合作對象就從有限的夥伴無限延伸。

台灣這幾年的創意發展﹐瓶頸不在於是否創造創意﹐而是下一階段﹕利用創新的商業機制﹐創造創意的附加價值。維基經濟的開場對台灣而言是個轉機﹐因為創意的創造塑造了龐大的潛能﹐而維基經濟讓這潛能有機會無窮地發揮。概念市集以全球為顧客基礎﹑以全球為人才進行協作﹑進而以全球為價值開發空間﹐讓創意價值無限延伸(如Figure 3)﹐正可以做為台灣創意發展的下一步棋。

概念市集讓創新徹底實現商業價值(上)

原載於《數位時代》第一五二期

Colgate-Palmolive生產高露潔牙膏﹐但不可思議的是﹐這家跨國公司一直沒有找到有效將牙膏壓縮到膏管的方法﹐內部的研究人員費盡心思﹐但始終不得其解。最後﹐公司將這個傳統的問題丟到InnoCentive的網站上面。不久﹐一位化學家告訴了Colgate-Palmolive答案﹐解決了該公司的問題。答案十分簡單﹐只需要基礎化學知識﹐該名化學家輕易地得到了兩萬五千美金的報酬。

另外一家和InnoCentive類似的公司是NineSigma。它們的一個案例是有家紡織公司希望在襯衫塗上一層化學料劑﹐讓衣服不會折皺。這家紡織公司也是不得其解﹐最後找上了NineSigma﹐NineSigma將問題包裝成為表面化學的議題﹐在其網站上公佈﹐結果一名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工程師解決了。

這兩個例子都是利用Web 2.0的特性進行巨群協作(Mass Collaboration)。它們提供一個平台交換創意﹐並且提昇創意的價值。這基本概念和eBay類似﹐但因為交易的標的不是簡單的消費商品﹐而是創新﹑創意﹑或智慧財產﹐所以其商業模型(Business Model)也就異於從前。「維基經濟」(Wikinomics)的作者Don Tapscott稱之為Ideagora﹐概念市集。正如eBay讓許多人窖藏的舊貨有了管道行銷﹐概念市集讓許多創意概念有了商業化的機會。

概念市集對台灣而言有相當重要的意義。以工研院為例﹐他們研發出許多專利﹐但專利未必可以馬上﹑甚至有機會成為商品。窖藏專利事實上所費不貲﹐例如每年為了保持專利權所付得規費就是樁負擔。

此外﹐創意產業近年來一直受到重視。然而﹐文化創意產生的數量愈來愈多﹐產業卻沒有辦法一一消化﹐使之成為有價值的商品。華人是創意民族,不乏創意的源頭活水。但如果只是創意﹐而沒有一套商業機制讓創意成為一個完整的世界性商品﹐創意只停留在嬰兒期。

在新的紀元裡更是如此﹕Web 2.0的科技提供新的企業模式與合作方法﹐達成巨群協作的目標﹐像InnoCentive或NineSigma這樣的公司造就了不少成功交易。寶僑(Procter & Gamble)估計﹐九千個頂尖研究人才之中﹐有一個是在企業內部﹐但有兩百個存在於企業之外。也就是說﹐全球有一百八十萬個可用之才不為寶僑正式雇用﹐但卻在企業之外等待寶僑發掘。而從它百分之五十的商品概念來自企業外的目標看來﹐企業如果不能掌握這新的商業機制,就可能在Web 2.0時代落於後塵。台灣發展創意和智慧財產的能力不容小覷﹐但當創意發展出來之後的商業包裝﹐讓創意成為國際商品﹐卻形成創意和創新產業的瓶頸。

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

Links to My Teaching Slides and Webpages

You will see the slides and webpages I use for my teaching in the sidebar. They are here too:





And an example is here:

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

維基經濟發揮網路的最大效能

以經濟為主體的二十一世紀正迎接著Web 2.0的來臨,似乎已經是個正在發酵的社會風潮、甚至即將成為未來經濟的磐石。然而到底什麼是Web 2.0?Web 1.0發展之初,我們看到看到網路瀏覽器傳送遠端的圖像到我們的電腦螢幕,然而Web 2.0卻沒有如此地讓我們眼睛為之一亮。那麼它是否只是永不兌現的花言巧語?我們就來分析,為什麼Web 2.0有可能成為另一波資訊革命、為什麼ZDNET大膽預測,微軟不是Google的對手。

我們先從維基百科入手,了解為什麼它和Web 1.0的網站不一樣。維基百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巨群協作(Mass Collaboration),也就是說,維基百科提供一個歸類為「共筆」(wiki)的編輯平台,任何人在此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和修改百科全書裡的條文。然而,合作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,那麼它為什麼在Web 2.0時代裡顯現不同呢?

從科技面來說,維基百科奠定在維基平台,而此種平台有著許多Web 1.0沒有的特徵。這些特徵最重要的就是以網路瀏覽器為介面的網頁編輯。在維基之前,我們編輯網頁用的是FrontPage或是Dreamweaver等類似的軟體。這些軟體的功能或許讓人驚羨,但它們不能讓作者登入遠方的Server、直接對儲存在Server的文章進行修正,當然就更沒有可以比較相同條文前後版本的功能。如果不是合作,這些功能是沒有必要的。然而,這些卻是維基的關鍵。

即使這樣的平台在技術上並不是個躍進,但在觀念上卻和前代南轅北轍。首先,共筆強調合作,而以往軟體發展重視的是保護。難道共筆就沒有安全防護,可以讓惡客瞎搞嗎?倒也未必,共筆畢竟提供了最基本的防護,也就是說,即使一些共筆編輯工具盡可能讓作者可以自由編修,但它們還是會要求作者登入,然後運用cookie偵測其位置。

但共筆最重要的防護措施是建立在「網路外部性」(Network Externality)之上。也就是說,倘若惡客動了手腳,散布在全球的其他網友可以修正。沒錯,共筆的開放系統讓惡客有機可乘,但也讓善意的網友可以輕易修復。善意者畢竟和惡客比例懸殊,只要時間夠長、參與者數量無限擴張,這種自我修復的機制就能充分發揮。

如此的防護系統,作用於無形,有人稱為「軟性安全」(Soft Security)。這個概念其實充分發揮了傳統中國哲學。《老子》是如此形容水的:「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」而水發揮作用的根本元素就是時間和大量,而機制就是自我調控。

也有人以為,即使維基百科容許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自由參與,但真正有閒情逸致全身參與的人恐怕不多。維基百科無法解決這個限制,但它目前也不需解決,因為幾百萬條綱目已經證實這不是問題。

然而,以英文為基礎的維基百科如果跨足中文界,「參與」是否會因為中西文化的差異而依然是個問題呢?如果我們比較它的中英文綱目數量,我們必須承認它是。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之一,是將參與嵌入個人一般的生活當中。例如,我們在編修自己的音樂收藏的同時,也將音樂的資訊貢獻給了網路社會。

幾年前沸沸揚揚的Napster而今起死回生,靠的就是這一套新的商業模型。我們今天如果還是將Napster視為版權的侵犯者,那就失去了了解Web 2.0的焦點,因為Napster代表了新一代的網路價值觀。新一代不僅將自利行為和利他效果結合,發揮亞當斯密傳統的經濟學精神;更在網路社群裡形成新的道德網、達到自律,以社群的方式建構軟性安全的機制。

維基百科和Napster的管理員甚至連協調者(Coordinator)的角色都談不上,倒不如說是召集人(Syndicator)。他們的任務是非常消極地提供一個全球可以協作的平台。例如Napster提供一個下載區,方便讓使用者編輯自己的音樂時,也更新網上的資料。然而,卻是這消極的管理態度,成就了網路的最大效能。

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是巨群協作和網路外部性的的綜合效果。在Web 1.0時代,網路依然是電腦桌面的延伸,但在Web 2.0時代,因為巨群協作,整個網路成為平台, 甚至在未來,大多數的資訊和公事都可以在網路上完成。這種區別是十分關鍵的,因為這意味著資訊時代將從此以PC操作系統為平台,進化到PC就只是全球網路平台的介面,而且只是介面之一。在PC時代裡,掌握操作系統的微軟,橫掃所有致命軟體工具(Killer Apps),獨霸天下。但當平台轉變,鹿死誰手,尚未可知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Web 1.0



Web 2.0



以PC為商業平台,網路是PC的延伸



以網路為商業平台,PC只是介面



協作對象為相關產業,全球消費價值



巨群協作,全球共同創造價值



基本產品開發平台:API



基本的產品開發平台:wiki



強制性安全防護



軟性安全防護



網路外部性適用於市場佔用率



網路外部性表現在各個層面



你死我生



自利利他



為了市佔率,公司為一戰鬥團體



為了延伸網路外部性,公司角色消極


經營哲學:亞歷山大式的英雄主義


經營哲學:老子的無為主義




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

維基經濟的啟示

(改寫自「數位時代」第一五一期原作者文章之一部分)
維基經濟的核心是巨群協作﹐而它的應用可以是各個層面的。除了專利之外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﹕


第一﹐任何公司只要涉及研究發展﹐都可以將巨群協作的特性融入公司文化中。原則是掌握關鍵技術、公司的方向、世界的趨勢,然後讓全世界盡入彀中,為自己的公司創造發明,然後運用維基經濟的機制,讓創造發明成為公司的生財工具。所以﹐廠商不僅是發明者,而且是願景者(visionary)。

其次是掃除傳統上敝帚自珍的心態,尤其對於夕陽產業,開放商業機密可能的負面影響有限,但以全球參與為救亡重典,潛力卻可能無窮。

第三,台灣更應乘機從OEM進入ODM ,再從ODM真正成為下游跨國企業的策略夥伴。過去的生產線是垂直線性的,但維基經濟時代裡卻不一樣。透過協同共工和各種平臺,上游廠商如台灣的ODM不僅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接單者,也大有機會成為參與者。而下單的跨國企業也未必不希望如此,因為維基經濟的成功典範,證明了開放全球參與對他們競爭優勢的幫助。這樣,台灣經濟才能夠從配角成為主角。

第四,配合台灣中小企業眾多的性質和目前創意產業的國政方針,台灣更應發展類似yet2.com的「概念市集」,讓創意者有個平臺交易。概念市集一如當前的網路市集(Internet Marketplace),但交易的商品不是消費財,而是創意﹔交易的項目也不僅是單純的一對一買賣,而是透過集體努力,開發創意成為智慧財產,並進一步進行移轉、組合、整合、擴張,以大幅提高創意的附加價值。

維基經濟是Web 2.0衍生的經濟現象﹐而Web 2.0並不是與Web 1.0決裂之後的產物﹐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﹐尤其是對Web 1.0後期所發展出來的種種e-Business的應用技術﹐例如顧客關係,之間的承接是有著顯著的策略意義的。在Web 1.0時代﹐我們已經知道如何運用大量客製化(mass customization)。這點,台灣的捷安特早已是成功的先例。捷安特的GPS(Giant Production System)運用大量客製化(mass customization),成功地掌握了Web 1.0促進商業的契機。而在Web 2.0,下一步就是將客製化從對單一消費者本身特殊需求的滿足,發展到全球消費者參與其GPS,使得研發設計全球化。也就是說﹐不僅是在生產的尾端提供消費者多樣選擇產品的機會﹐而是在生產的最尖端—研發階段﹐就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廣泛地的﹑辨證性的互動。如此﹐顧客再也不只是顧客,而且是價值鏈的一環。

維基經濟同時也對非英語國家發出了英語能力的警訊﹐因為維基經濟是更為深入﹑廣泛﹑全面﹑積極的全球合作﹐而合作的溝通工具自然是英文。這和八○年代開始的地球村有著本質的不同。在維基經濟裡,參與和驅動參與才能生存,而全球的參與是不能捨英語而他求的。

矽谷傳奇的創投家﹑KPCB合夥人John Doerr曾經提過,在Web 1.0裡,獲利機會是無限延伸的。這話在Web 2.0更為正確。過去,交易無遠弗屆,創造了無數商機﹔而今天,群體合作無遠弗屆,商機正在降臨,這就是維基經濟。我們只有更確切地了解維基經濟的特質與對策,才可以站在浪頭﹐甚至形成一個超越既定國界的全球帝國。

維基經濟對台灣專利發展的啟示

(改寫自「數位時代」第一五一期原作者文章之一部分)
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輸出國之一,其中專利授權佔了很重要的比重,而且一直有著顯著的出超。這項訊息標誌著開發國家在國際收支帳面上和開發中國家的不同。我們都知道,台灣也是專利製造的重要國家,那麼台灣製造專利和美國有什麼不同呢﹖我們先不談專利內容或品質等問題﹐重點是在專利管理上﹐兩個國家確實表現了不同的風格。主要的不同點在於美國重視管理上的創新﹐並且將管理創新運用在專利上。而維基經濟裡的商業機制提供了專利管理的新視野。


我們先來看看台灣的專利授權。以工研院為例,它運用專利授權獲得商機的途徑很多,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幾種﹕將研發出的專利選擇性地開放給台灣的中小企業,等到企業運用該專利賺錢之後,工研院再抽取權利金。第二,工研院和其他單位形成策略聯盟,共同開發專利,成果則由聯盟成員分享。第三,工研院和其他機構各自發展出專利,將互利的專利集結成為portfolio 出售。第四,工研院也會自行購買專利,再將買得的專利放置在portfolio之中出售。

這幾種專利轉移的方式都比較傳統﹐基本上並沒有觸動到維基經濟的機制。但美國公司在專利的轉移上卻有著新穎的作法﹐例如寶僑的例子就讓人印象深刻。

寶僑(P&G)其中一項產品是風靡台灣和中國市場的SK-II 。寶僑經營所有的產品都跟SK-II一樣,它先發展專利,接著將專利運用在產品上,成了產品的特色與宣傳重點。寶僑公司在九○年代為止,大約花了一億五千萬美金發展專利,但真正開發成為產品的不到百分之十。換句話說,對重視研發的寶僑﹑甚至絕大多數公司而言,專利的使用效率是極低的。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專利﹐在當前的商業前提之下,可以說比發展專利更為重要。用長尾效應的術語來說,就是怎樣將「長尾」包絡的效用全部收歸己有﹐而不只是靠最有利潤的幾項產品,支持全公司的生存。

寶僑讓專利有效運用的作法之一是藉由yet2.com這個平台,公佈其專利,讓小公司利用其專利發展產品。這樣的平台表面上看來和一般的虛擬市集沒有什麼兩樣﹐但重點是交易的標的是專利。一般的市場或虛擬市場基本上是個交易平台﹐如此而已﹐但專利的交易平台卻涉及許多共同合作﹐因為每一項專利都是特殊的產品﹐而且需要專門學問才知道如何最有效地利用。

對寶僑和買寶僑專利的公司而言,維基經濟為它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、另類的參與經濟﹕第一,過去寶僑的專利絕大多數無法有效運用,維基經濟之後可以了。第二,過去小公司絕難取得大公司發展出的專利開發產品,但如今可能了。第三,透過專利的分享,大小公司得以合作,而此一合作是以全球為平臺。反過來看,寶僑的七千五百多名研究人員未必能夠順利解決所有技術問題,而該公司也會將問題張貼在網路上,等待有心人解決。這種操作方式也造就不少成功案例,如歐蕾醒活換膚霜(Olay Regenerist)、克瑞斯旋轉牙刷(Crest Spin-Brush)、新時代品客洋芋片(Pringles)等。

寶僑的例子就說明了維基經濟在台灣的運用方式之一﹕專利買賣。專利授權機關如工研院可以將專利交易的平臺全球化、長尾化。全球化的意思是將整個交易市場開放到全球﹐而不限於有限的客戶群。長尾化的意義則是藉由網路增加各項專利產品的能見度﹐使得比較冷門的專利也可以有市場潛力。

事實上維基經濟的層面很廣﹐專利只是某種運用。如果我們只把維基經濟限定於專利開發的領域裡﹐那一樣無法窺探維基經濟的全面影響。因此﹐如何將維基經濟特有的性質運用在其他領域中,是探索未來經濟的一把鑰匙。

維基經濟將Web 2.0商業具體化

(改寫自「數位時代」第一五一期原作者文章之一部分)
維基經濟(wikinomics)一詞源自於維基百科Wikipedia。維基百科和其他的百科全書有個根本的不同,除了是線上版本之外,就是所有編修者來自全球。他們自由地編寫他們了解的知識,不需要經過主編的許可或查證,之間也沒有任何協調工作。這種編輯方式,我們稱為巨群協作(mass collaboration)。Mass一詞也可以翻譯為集體,但無論任何百科全書,都是集體的智慧結晶,所以如果只說集體協作,是無法表現維基百科上述特徵的。


巨群協作是維基百科的基礎,而維基經濟則是將巨群協作的定義無限擴張到各商業領域,並且看做經濟現象,
甚至經濟規律來研究。就如同在「Web 2.0 的深層意義」一文所說的,科技發展如果足夠量大,就可能形成新的經濟體系。而「維基經濟」一書的中心概念就是藉由Web 2.0的發展脈絡,認識到維基經濟所形成的新的商業機制。如果讀者可以舉一反三,就能夠思考如何利用此一商業機制打下新的利潤基礎。

事實上,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運用維基經濟的特性開始獲利。例如加拿大有家快要倒閉的金礦公司,Goldcorp,原先已經無能為力開發新的金礦。此時,執行長尤恩(Rob McEwen)從Linux的開放原始碼(Open Source)得到靈感。他打破中國人習以為常的「祖傳秘方」的觀念,將其擁有的礦產位置和相關地理資料公佈於世,讓全世界幫忙尋找新的礦源。計劃剛提出時,許多人以為他瘋了,但事後證明,集體協作幫助Goldcorp節省了三年探戡的時間。礦冶是所有行業中最保守、且高度重視商業機密的產業。如果這樣的產業都可以放棄一些專屬機密,以全球為助力來共同經營、分享利益,那麼有什麼產業不行呢?

由此也可知,集體協作不僅是縱向的,也是橫向的。意思是,集體協作不僅在典型的產業如傳播、Blog等可深入到全球使用者,讓youTube或無名小站成為閃亮新星;也可以跨越鴻溝,適用於所有產業。換言之,維基經濟不僅利用了長尾理論,更將長尾由線性伸張,擴展為平面外延。

Web 2.0 的深層意義

(改寫自「數位時代」第一五一期原作者文章之一部分)
如果我們翻開2006年以來的科技刊物,不難發現報導最多、討論也最多的主題大概就是Web 2.0了。許多新的網站以Web 2.0的概念經營,並且成為大網站購併的對象。然而,這些新一代創業公司成功的故事,除了重複九○年代末期的矽谷,還有什麼新的意義?其實,不管是Web 1.0或是Web 2.0,還是任何新的科技發展,甚至是舊科技有了新的運用,如果我們只將這些當成新聞、侷限為個別的成功故事,那就完全忽略了它們潛在的、巨大的影響。


深一層地說,個別故事是零星的社會現象,但一名經濟學家或社會學家看的不是個別的故事,而是這些故事底層的意義。一旦底層的意義挖開之後,我們才可以真正認識到這些社會現象的成因與影響。

我們可以這麼說,Web 2.0不只是簡單的社會現象,而是牽涉了基本經濟體系的改變。社會現象和經濟體系是不同的。社會現象有待觀察和了解,而經濟體系則形成規律。了解經濟體系的規律十分重要,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掌握未來的趨勢.當然,任何一個經濟規律的形成,一定是社會現象的不斷累積,只有當量變有了一定的規模,質變才可以發生。而從量變到質變的過渡期,也就是商業機會最容易攫取的時候。Web 2.0如今的發展階段,正可以說是此一過渡時期。而當質變完成,商業的機制也就形成了。

如此的科技發展階段看法,正可以用來描繪Web 1.0。WWW發展之始立刻形成風潮,但它真正的經濟效應要到電子商務(e-Commerce)之後才彰顯。WWW最初的使用是學術界搜尋資料,但很快地,人們對它的效用就有了新的認知,也就是WWW可以做為任何電腦使用者和世界接觸的平台。之後,電子商務開始。電子商務不僅創造了新的交易手段,更成了新的經濟規律,使得原本相對平靜均衡的經濟體系傾斜,產生不對稱性,而能夠掌握先機的人就利用這不對稱性致富成功。

如今的Web 2.0也似乎循著類似的軌跡前進。許多人開始慢慢了解﹐WWW除了電子商務以外﹐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應用,例如線上合作、資料分類、信息分享等等。而這些功能的商業價值目前還在探討。這就表示Web 2.0正在處於一個量變轉向質變的階段。也預示著Web 2.0有可能步上1.0的後塵,讓洞燭先機的行動者脫胎換骨。

這種對趨勢的判斷事實上有著切實的基礎,也就是一個新的概念:維基經濟。維基經濟一詞是泰普史考特(Don Tapscott)等人在同名新著中提出的概念,源自於維基百科Wikipedia。泰普史考特的著作讓我們理解到,Web 2.0不僅是一些新網站呈現了一些新的功能,更重要的是它對企業經營起了根本性的變化。而正是這些變化﹐讓我們必須對Web 2.0正眼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