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海角七號與守門員

在今天這個價格競爭再也不能成為企業生存手段的時代裡,異質結合已經不是個陌生名詞了。異質結合創造了新的產品,甚至造就新的商業模式。然而,異質結合這個概念如何成為企業切實可行的方案?

要說明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先聊聊電影「海角七號」。海角七號除了在台灣創造奇蹟之外,在香港也不遑多讓。許多人就問,充滿台語幽默的電影如何在香港受到歡迎?原來香港方面找了「台灣霹靂火」的編劇鄭文華改寫電影對白,台式幽默成了港式幽默,票房也就往上衝。

鄭文華是香港人,台語與粵語對他而言應用自如。他的雙語背景,加上台灣與香港影視方面的經驗,使得他成為「海角七號」進攻香港市場的關鍵。可以這麼說,如果沒有鄭文華,海角七號終究只是本土電影。

「海角七號」的這段插曲,說明了兩個異質市場、產品、公司、概念想要結合的關鍵,我們稱之為「守門人」,Gatekeeper。鄭文華就扮演著「海角七號」在台港兩個市場上守門人的角色。

守門人指的是橫跨組織、建立橋樑、整合跨組織資源、孕育異質思考的人。鄭文華的角色屬於橋粱工作,透過對兩種市場的了解與一些關鍵技能的掌握,他將本土電影推向國際,成為在地全球化(glocalization)最好的例子。而從創新的角度來說,企業界守門人能夠發揮的作用遠過於此。

企業常常使用所謂「腦力激盪」(brainstorming)一詞來涵蓋組織內集體思考的活動。腦力激盪固然是企業生存必須具備的組織行為,但它卻有兩個嚴重的缺陷。

第一,同組織的人思考模式比較類似,因此他們的腦力激盪所產生的結論雖然比起個人獨思周延,但還是沒有辦法海納百川,延展思考的寬度。更嚴重的是,有可能強化單向行為,不知不覺中創造企業無形的文化枷鎖,使得組織慢慢走向僵化停滯的衰亡之路。

守門人的第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拓寬公司的思考層面,引入另類思考,讓公司與不同的創新事業與市場產生交集,這樣才可以促使公司靈活發展。

第二,老子說,「福兮禍之所伏」,企業獲利成長,往往是危機的濫觴。怎麼說?企業在享受穩定的利潤時,另外一個被遺忘的市場往往出現創新產品。創新產品也許剛開始只是滿足利基市場(Niche Market),但也有可能在未來反噬主流市場,這就是所謂的「決裂式創新」。腦力激盪不足以掌握決裂式創新。

因此,守門人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,就是注意決裂創新的挑戰與機會。換言之,他扮演斥候軍的角色,一方面發掘決裂式創新,將之攬入公司;另外一方面密切注意公司外決裂式創新的萌芽,讓公司有機會適時因應。

中國人講關係,但關係之於守門人是一刀兩刃。關係的確是守門人重要的角色之一,但關係往往卻是賊害守門人功能的罪魁禍首。因為,關係通常定型在專業之外的考量。過分注重關係,守門人的專業角色就被忽略。尤有甚者,如果關係沒有策略性經營,將有可能既失焦、同時又無法激發與深化創新與創意,這將更讓組織在國際化競爭中淘汰。

球場上的守門人負責的是防止球入門,而守門人做為異質結合的關鍵角色,則是負責「芝麻開門」。也就是為企業開闢一扇對外的窗口。今天異質結合成了企業的流行術語,但如果少了守門人,異質結合將無從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