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

誰殺死管理學院?

原載《經濟日報》

有一段時間教育部對於各校新設碩博士班較少管制,以至於碩博士班林立,導致教育投資浪費。現在教育部反其道而行,極端限制教育擴充。然而,我們不得不難過地說,這種政策就算立意甚好,也為時已晚,不但不能收到原先的效果,更讓教育窒息,尤其是管理教育。這完全印證了七十年代末大陸經濟發展的一句話:一收就死,一放就亂。最後治絲愈棼,徒然消耗社會成本、妨礙教育發展。

以管制學費而言,其中一項用意是教育機會均等。但是,第一,學費管制其實剛好排擠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機會。第二, MBA 是專業學程,學費不涉及照顧貧窮學生的問題,應該從教育投資成效來考量,因此學費應該由市場決定。提高學費不僅提高教師素質、也提高學生學習意願。

其次,MBA不管從學生要求與教師上課負擔而言,都遠超過其他學院。但目前的體制之下,所有老師的薪資是一樣的。如果再和歐美國家考慮所得平減之後的薪資相比,國內管理學院的教授所得相對低廉。如果再考慮現在許多學校為了國際化,強迫新教授以英語授課,台灣管理學院吸引人才的競爭力是絕對處於劣勢的。薪資結構因此表面上齊頭平等,但實際極不公平。

MBA有全職,但也有半職,而教育部將半職教育、或只收有經驗者統統稱為「專班」,認定是一種延伸教育。但對商學院而言,卻沒有任何歧視。反而,當前以研究取向的碩士班或許可以訓練研究人才,但卻和產業需求無關。美國有許多著名大學提供全職的 MBA,但有更多是半職,甚至著名大學絕大多數也提供半職學習的機會。有些學校因為位居都市,選擇半職,但依然保持高品質;有些學校雖然也算是一二流大學,但自知全職的競爭力比不上知名大學,就全心發展半職。這完全由學校根據自己的特色來做決定,才可以讓資源有效配置。

以台灣的環境而言,我們不要說和歐美相比,即使和鄰近國家的管理學院相比,都沒有足夠的吸引力,因此應該以吸引當地學生為起跑點,提供半職的 MBA。但如今教育部是嚴格限定專班的擴編,這無異是徹底封殺管理學院正常發展的機會。

如果社會對 MBA 沒有需求,那也就算了,但是問問企業界,我們就知道MBA、尤其是全英語 MBA,是多麼缺乏。教育部以為台灣商業人才訓練過多,但台灣商業教育的供需問題並不是供過於求,而是供需不對口:學校訓練大量的研究人才,但卻沒有一個一流的MBA,訓練可以為企業所用的用世之才。

最後說到國際化。教育部的國際化是以學生數量為評鑒標準,以此鞭策各校。國際化是正確的路,這點應該少有人否認,但國際化或是任何政策,都應該從根本做起。例如,在要求大量招收國際學生的同時,是否考慮有足夠的師資?如果要有足夠的師資,現行的薪資結構是否可以吸引足夠的人才?這些問題環環相扣。對理工學院博士班而言,國際化不是什麼大問題,卻也不具備什麼規模,但對國際化最能夠得到成效的管理學院而言,不從根本著手卻強迫推行,適足害之。

教育部一向以大家長自居,家長有問題也常常陳情教育部,但對大學教育、尤其是管理教育而言,解決問題的方法恰恰是讓教育部不要多管。原因非常簡單:管理學院必須適應全球的變化,因此保持彈性、與時俱進是唯一的生存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