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科達公司失敗的教訓

創新有個道理,就是過去成功的模式往往是今日失敗的主因。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,就是與時俱進、不斷適應。這裡,柯達公司的故事寓意深長。

伊士曼科達公司(Eastman Kodak)一八八九創立於美國紐約州的羅徹斯特。靠著五大湖區的交通樞紐地位,羅徹斯特當年創造了不少大公司。柯達公司的主要產品是膠卷底片還有沖洗照片的服務。與吉利公司「刀柄與刀片」商業模式類似,科達公司甚至免費送顧客相機,讓顧客購買科達軟片、到科達服務站沖洗照片、並且購買科達相紙。除了販售軟片、沖洗軟片、購買相紙可以獲得利潤之外,柯達公司另外一個利潤來源是沖洗過程中的化學藥劑。那化學藥劑完全由柯達公司自行研發生産。

在過去幾十年來,柯達公司也經歷了一些挑戰。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一九四八年成立的Polaroid公司。該公司的噱頭是「拍立得」——照相之後六十秒內,照片自動在照相機裡面沖洗。後來柯達公司也發展出拍立得的技術,渡過了Polaroid帶來的挑戰。另外一次是日本富士公司也開始銷售軟片,與柯達公司直接競爭。富士的直接競爭的確給了柯達公司當頭重擊,但是柯達公司還是撐了過來。

科達公司能夠安然度過挑戰、持續成長,除了獨佔技術之外,也要歸功於上述的「刀柄與刀片」商業模式。柯達將這個模式發揮得更是淋漓盡致,因為在科達的模式中扮演「刀片」角色的底片與沖洗,技術含量更高、價值比重更大、購買率也可能更為頻繁。而「刀柄」則是任何相機。柯達公司掌握著「刀片」的關鍵技術,就不怕攝影者不使用它們的底片、沖洗、相紙。靠著這套商業模式的成功運行,柯達公司志得意滿,開始尋求異業結合。它於一九八八年合併藥廠Sterling Drug。它認為自己有著化學技術,靠著化學技術兼併藥廠,可以比較順利地讓公司跨越到另外一個版圖。這樣的策略本質上並沒有什麼錯誤,但是結果還是令人沮喪:柯達公司承認合併失策,在六年之後將Sterling Drug賣出。

二〇〇〇之後,數碼照相技術開始發展。在華爾街還沒有對它抱有完全的信心之前,柯達公司就開始擁抱它,誓言成為數碼照相界的翹楚。到了二〇〇五年,柯達果然不負所期,數碼相機的銷售量排名全美國第一。

讀到這兒,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,因為在整個今天數碼攝影界,柯達完全沒有立足之地,為什麼在二〇〇五的時候,它竟然是市場領導者。奇怪的可能不只這點。柯達已經於二〇一二年的一月申請破產。這到底怎麼回事?這是因為柯達公司完全沒有體會到「唯一不變者,變而已」。

沒錯,在二〇〇五的時候,柯達公司的數碼事業有著顯著的成就。但是和傳統的照相產業相比,數碼照相產業技術粗糙、產值微薄、遠景不明。對數碼技術短暫的嘗試,讓柯達公司認為不該朝數碼的方向繼續前進。不過完全放棄數碼,似乎也不是明智之擧,於是他們找到了一條自認為安全的運用數碼技術的方式。他們發展一套新的服務產業—Photo CD。這項服務讓攝影者無論使用什麼相機,都可以將照片以專屬的數碼方式儲存。這套商業模式完全套用了柯達公司之前的成功之道。在這套模式新一輪的運用當中,「刀柄」就是任何相機,「刀片」就是Photo CD的服務。

但是柯達卻失敗了。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忽略了「刀柄與刀片」模式前後的差別。之前,柯達具有獨佔的關鍵技術,沒有任何的替代方案。縱然科達有著專屬的數碼技術,可以將任何照片形式轉換為數碼,但類似的技術其他公司也有,科達沒有任何獨佔地位。更重要的是,數碼相機日新月異,解析度愈來愈高,雖然科達在市場失血之前,數碼成像的解析度還不能與膠卷底片分庭抗禮,但是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已經綽綽有餘。可以用數碼相機直接照相,柯達Photo CD的轉換技術自然也就多此一舉了。

不過要說柯達公司沒有體會數碼技術之變,也不盡然,否則他們就不會是第一個發展出數碼相機的公司、更不可能在一段時期成為數碼相機的市場領袖。柯達的關鍵失敗因素是他們沒有體會到數碼的興起不是「量變」,而是「質變」;不是表象的運用之變,而是深層的本體之變。也就是說,不僅是「無定用,惟變是用」,而且是「無定體,惟化是體」。因為柯達並沒有參悟到這樣的道理,所以他們始終堅持著本業,並且「聰明地」想將新興的數碼技術融入本有的服務之中,開發了Photo CD。但當變化是「質變」、是「體變」的時候,本業將被侵蝕,最終有可能為時代巨浪所淘汰。我們不禁感概,許多公司將創新矮化為產品創新、將創新當做是本業的附加價值、被動地應付創新、以為保守地迎接創新是最安全的、未將創新看成競爭優勢,這些公司就算過去是多麼不可一世的英雄,也將成為大浪淘盡的細沙。柯達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完全相反的道理:產品創新是創新的最末一環;搞創新就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與毅力、也要主動爭取;在此變化萬千的商業環境,保守是最不安全的;創新就是競爭優勢,而不是混口飯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