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哈佛在倫理上的探索

二〇〇九年美國一位高中生參加了美國和平組織(the U.S. Institute of Peace)的論文競賽,以「文化上的種族消滅——探索未知」一文獲得了首獎。由於他的寫作能力與課業還有課外活動上的表現,他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入學許可。

然而,二〇一三年的十二月十六日星期一,哈佛大學發生了一件教育倫理上的事件,這位亞裔學生卻是主角。他發送了一封炸彈威脅的電子郵件,為了只是躲避當天上午的期末考試。該學生並不是一個離群索居或是憤世嫉俗之人。相反地,根據他的朋友們表示,他參與許多學校的活動,是個聰明、勤奮、親切的學生。他們認爲,他應該可以在此次考試上表現良好,實在沒必要這麽做。這名學生被逮捕後,面臨數年的牢獄和數十萬美金罰款的起訴。

中國人的教育理念是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其中傳道列爲首位。這個道,可以簡單解釋成做人的道理。不僅我們期待知識分子能夠遵循道德原則,而且學校越好,越應該成爲道德榜樣,美國也是如此期待。他們對於哈佛大學的學生,也有著較高的道德要求。

然而,這件事以及過往的一些事件卻顯示,哈佛大學的倫理成就卻與社會的期待有段落差。除了上述的炸彈威脅事件之外,這些事件包括哪些呢?二〇一二年的五月,一名助教在改考卷的時候發現一些學生在回家試卷(Take-home Exam)的答案類似。該門課的教授將此一案例呈給了大學部的行政董事會(Harvard College Administrative Board),董事會審查了所有的考試卷,結果發現有一百二十五名學生的答案極爲接近,甚至完全雷同,幾乎是全班兩百七十九名學生的一半。這一百二十五名學生,幾乎佔了哈佛大學本科學生人數的百分之二。到了二〇一三年二月一日,哈佛大學決定其中六十名學生強制休学。這些學生不能在哈佛大學註冊一年。其他的學生,有一半受到留校察看的懲罰。

許多事情都有正反兩面,即使這件看似簡單的作弊行爲,哈佛大學也陷於某種程度的道德掙扎。有教授就提出諍言,認爲學校做出的懲罰會讓教授忽略了集體合作的價值,因爲集體合作與集體作弊只是一線之隔。學生也有反映,考試的型態也導致作弊的懷疑,因爲題目許多都是有標準答案的,這樣的回家試卷怎麽不會導致答案雷同?還有人觀察到,那門課對於考試的政策訂定不清,導致學生以爲集體討論是可以的。有教授就形容這就像敞開大門,怎麽不會引入盜賊呢?

另外一個困擾哈佛大學的倫理議題是教授擔任公司的顧問或是董事、或是獲得企業任何形式的捐助。二〇〇九年,當醫學院的一位學生發現,他的教授宣傳一些降低膽固醇的藥,而當學生發問它們的副作用時,該名教授卻貶抑學生。這名醫學院學生從此展開一項運動,試圖揭露並減少企業對醫學院的影響。

對於哈佛大學而言,這也是一種兩難。哈佛大學絕對不希望與企業切割,因爲哈佛醫學院的經營必須靠企業的捐助支撐。但哈佛也不希望企業傷害到學術界的教學與研究。

這些倫理事件讓哈佛大學進行了反省、並且採取一些行動。以醫學院的利益掛鈎(conflict of interest)而言,哈佛大學做了兩件事。第一,它要求教授必須公開與企業界的關係。結果發現,在八千九百名教授中,有一千六百名教授、含他們的親屬,每年接受企業的演講費與顧問費,其中一名教授甚至與四十七家公司有關。哈佛大學並沒有禁止教授與企業掛鈎,因爲與企業切割關係,只會限制哈佛的發展,這無異是因噎廢食,結果將更爲惡劣。這是現代大學都明白的道理。

其次,哈佛大學醫學院制訂了關於利益掛鈎與工作衝突的約章——Harvard Medical School (HMS) Faculty Policy on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ommitment。「工作衝突」指的是教授使用應該用來準備教學與做研究的時間從事其他的活動。這個約章開宗明義先介紹了為什麽會有利益掛鈎與工作衝突的問題。原來在一九八〇年,美國國會明確地立法,鼓勵學者將其成品商業化,以造福社會,方法是讓學者在此間得到財務上的好處。這種與企業掛鈎的現象愈發重要,因爲生物醫學方面的研究速度遠超過政府所能補貼的。但伴隨著學者在財務上與企業牽連,衍生的問題就是利益掛鈎與工作衝突。在工作衝突這個問題上,哈佛大學明確規定,學者使用於本分工作之外的時間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,也就是一個星期最多一天。如果有工作衝突的可能,學者必須報備。

關於利益衝突,哈佛大學明確規定哪些利益衝突的行爲是禁止的。例如,禁止學者在臨床研究上使用有著特定利益的技術。所謂特定利益,指的是學者或其親屬、相關人士(Associated Entity)與擁有該技術的企業具有顧問關係、或持有該企業的股權。這個約章幾乎是一套詳細的法律條文,詳細解釋了什麽是「相關人士」、什麽是「企業」、什麽是「臨床研究」等等。並且約章還詳細規定了避免利益掛鈎與工作衝突的方法,例如設置常務委員會接受潛在利益掛鈎或工作衝突的報備、制定報備的流程等等。除了行政上的防弊之外,哈佛醫學院也開設課程,讓學生知道什麽是醫學倫理。

對於集體作弊事件,哈佛大學也進行了反省。在此之前,哈佛大學只有學生手冊,告誡學生必須遵守校規,包括禁止在考試上合作、抄襲等等不良的行爲。事件發生之後,哈佛大學開始認真制定道義守則(Honor Code)。哈佛大學從二〇一〇年開始就想到要道義守則,但沒有外在刺激,也就不了了之。經過上述的事件之後,哈佛大學的文理學院(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)開始討論草擬好的道義守則(未完待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