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

管理學院兩種國際化

台灣教育界這幾年來大力提倡國際化。這其實是件不難的事,然而某種原因卻讓它窒礙難行。這裡,我們來比較兩種假想的國際化模式,說明問題癥結。

我們先來看第一種國際化,假設是 C 學院的方法。C 學院的國際化首先認定一項事實,就是人才必須受到尊重,國際化人才未必容易取得。於是學校首先想辦法提出誘因,吸引人才,以提供國際化管理教育。C 學院追求最高品質,因此不奢求所有教師都改用英文授課。如果本國沒有足夠人才,就以高薪聘請海外人才。

然而,提供人才足夠的誘因需要學校財力的配合。於是 C 學院一方面提高學生學費,另一方面想盡辦法敦促企業界與校友捐款。

學生學費提高,表面上虧待學生。但高學費促使學生對教學的期待提高。而教師有足夠的誘因提供學生應得的教育水平。雙方互蒙其利。

為了增加本國學生就業能力、吸引國際學生,學院必須思考提供何種特色學程。要促使教師轉換傳統教學、提供特色,也需要一定的誘因。

以誘因為基礎、高學費為支柱,發展特色、提升教學品質,學院的國際化學程,自然可以打開名聲,甚至成為利潤中心。

甚至在本國國際化課程上了軌道之後,學院可以到國外、或中國大陸設立分支。國際化不僅是命定要求,而是管理學院蓬勃發展的命脈。

另外一種國際化則反其道而行,我們假設是 T 學院的作法。它首先認為,教授為人師表,應該犧牲奉獻,因此絕對拒絕讓管理學院薪資市場化。殊不知這種心態,其實是濫用道德、佔教授便宜、而且拒絕優秀與新進教授於門外。T 學院也認為教育是公益事業,任何高學費都是搞推廣教育、搞補習班。由於T 學院財務窘迫,它也不能在軟硬體上投資。

既然不能提高學費與薪資,於是 T 學院強迫新進與資淺教師以英文授課。這麼做,讓 T 學院招募新進教師更是雪上加霜。原本的資淺教師因為升等壓力,也敢怒不敢言。

更嚴重的問題是,T 學院以為好老師唾手可得,就廣泛招納國際學生,每個系所都有國際學生,因此所有系所都必須改用英文授課。

許多資深教授反彈,拒絕使用英文,於是國際學生就得靠自修完成學位。這些老師的教科書有些是用中文,那學生甚至連自修都發生困難。

有些教師願意接受挑戰,改用英語授課,但這麼一來,本國學生開始反彈。有些甚至提告法院,認為學校剝奪學生學習權利。

T 學院發現問題嚴重,於是提供教師誘因。但因為課程眾多、而且為了求取齊頭式平等,所以只要申請就可以得到補貼。這麼一來,誘因當然不夠,也無法規範教師教學品質,於是教師意興闌跚;或是拿了補貼,但還是用中文上課。

T 學院的國際化徹底失敗,於是它就放棄了。

以上兩種國際化,其實不僅是國際化的問題,而是管理學院整體發展的問題。很不幸,在當前教育部的規範之下、在僵化的會計制度之下,台灣走的是第二種國際化。問題還沒結束:

在知道 C 學院提供大量誘因給教師之後,T 學院的優秀教師都跳槽到 C 學院任職,於是 T 學院一狀告到教育部。教育部認為 C 學院在掠奪資源、造成惡性競爭,於是禁止一切高薪資、高學費的學程成立。

一切回復平靜。由於兩個學院所在的國家是個島國,島國的國民完全不知道,世界其他國家的管理教育已經發生根本變化。一向被該國歧視的鄰國 H,原本民生凋蔽,教育破產,但在痛定思痛之後,讓教育市場化,於是管理教育突飛猛進,島國只好瞠乎其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