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

我們需要新的管理教育

金融時報二○○八年MBA、EMBA世界百大排名公佈了。台灣有三個EMBA上榜,成績相當亮眼。不過,一般公認評價一所管理學院好壞的MBA,台灣卻付之闕如。為什麼﹖不是因為台灣管理學院不好,而是台灣根本沒有MBA﹗

大陸過去管理學院只有中歐差強人意,不過這次MBA排名當中,中歐第十一、香港科技大學十七、上海交大四十一。EMBA就更多了。港科大第二、外資的華盛頓大學第八、香港中文大學十一、中歐二十三、香港中文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校聯合學程二十七、外資西安大略大學三十一、同濟大學三十七、外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四十二。

台灣MBA尚未誕生,大陸不管EMBA與MBA都大有長進。這種趨勢,無疑是台灣管理教育的「顯」憂。一國的經濟發展、甚至社會公平正義、商業倫理的深耕,繫於管理人才的培育。MBA教育的缺乏對國家的傷害不言可喻。

其實,健全MBA教育並不是難事,關鍵就在於「不管」。美國私立學校就不用說了,當前許多州立大學(美國沒有國立大學)管理學院也開始脫離州政府的預算,例如全美排名十二的北卡羅來納大學就是如此。他們不拿州政府一毛錢,也因此脫離州政府的官僚掣肘。排名十六的印第安納也只有極小部分預算來自州政府。

撇開州政府的控制,MBA學校才可以真正放眼世界,培養特色,不過代價是自籌經費。目前印大學費約為兩萬五美金一年,而北卡則在四萬二之譜。但在二十年前,這兩所是公認物美價廉的MBA學程。他們的改變,就證明物美與價廉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。在激烈的MBA排名競爭之下,他們想要維繫排名,只能提高學費。

經費的另外一個來源是校友捐款。為此,歐美管理學院就設有許多台灣聞所未聞的官職,例如專職校友關係、企業發展、就業輔導的副院長,甚至負責EMBA、MBA、還有國際交流的也都可以是副院長。這樣做其實是雙贏,因為一方面籌措經費,另外一方面則鞏固校友與企業關係。

MBA教育另外一個關鍵是學生來源。台灣EMBA的學生來源是高階主管,但現在大家都有個想法,就是該念EMBA的也都念了。但在另外一方面,仍然需要嚴謹的專業訓練、多元化環境成長的中低階主管,或非商管背景的、生涯轉型的人才,卻沒有適當的學習管道。這問題就在於台灣沒有以工作經驗為入學必要條件、但不以考試為條件的MBA。台灣的專班和研究所要不就局限於特殊領域,要不就全然研究導向。在歐美為主體的MBA教育成了真空地帶。

這次排名的另外一個特色,是許多研究二流的學校,排名卻在前端。例如法國的HEC研究尚可,但EMBA排名世界第三、MBA十八。更顯眼的是ESCP-EAP,研究排名九十三,EMBA卻高居十九、去年歐洲管理學院也是排名第七。傳統上我們認為不是研究型大學的Thunderbird,EMBA卻是排名二十三、MBA六十一。這些都顯示,研究絕對重要,但在管理學院的排名裡,絕非充分條件。研究水平稍差的學校,可以靠其他特色彌補。除了教學品質、軟硬體設備,上述的國際交流、校友關係、企業發展、就業輔導等等,都是一流商學院不可或缺的要素。

對MBA教育至關重要的還有教師的待遇。過去哈佛大學不願商學院的銅臭沾染學風,於是另闢「士兵場」安置。但現在,歐美沒有一所大學否認商學院做為學校經濟命脈的重要性。商學院與其他學院的良性互動,是高品質研究的基礎。因此,各個管理學院對於教師的徵聘,絕對不敢掉以輕心;而最具體的作法就是提供足夠的誘因。當前台灣各個學院教師薪水一樣,按照公務員比敘;一有缺額,就不分青紅皂白補足。而美國會計、財務教授的起薪是十二到十五萬美金;募不到合適的對象,寧願不招。僅這一則事實就說明了台灣管理教育的瓶頸。

當前專班學生其實也發現,MBA 多元的課程比起專班全必修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。就國內的發展來看,MBA也應該立即開放。

在具體作法上,其實要成立MBA並非難事,第一步是將當前專班制度打破,並且廢除論文、取消考試入學。考慮權力問題,可以仍由各系自行招生,但所有學生自由選課。如此一來就相當接近歐美MBA,並且可以整合資源,創造綜效。

附帶一提的是,歐美以全學院支持的MBA與台灣企管研究所自行招生的碩士專班,本質上截然不同。不可混為一談。